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乘改革之势、聚创新之力,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17浏览次数:1398作者:彭恬来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供图: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责任编辑:王雨竹审核:石勇

字体: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学校开局“十四五”,奋力实现“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决胜之年。为凝聚人心、增强信心,全方位总结“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和工作经验,在建党百年之际立体展示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成就、响亮回应澳门十大正规网站担当,学校新闻网特开辟“礼赞百年路 砥砺‘十三五’”专栏,刊载各单位在“十三五”期间的作为和成绩,展现全校师生奋发有为、砥砺奋进、志在超越的情怀与担当。


乘改革之势、聚创新之力,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


回眸“十三五”,作为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学院,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学校“一个中心,五路并举”、“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指导下,主动革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发展空间,确立了“服务大局、目标引领、问题导向、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五年来,学院以“材料+”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绩效考核和资源分配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高水平师资建设、特色科学研究、拔尖人才培养、高层次国际合作,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以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为引领,不断“强思想之基”“固发展之本”。学院党委坚持筑牢信仰之基,把牢思想之舵,以理论武装头脑,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以建设“五强”组织体系为抓手,持续增强领导班子政治担当,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立足师风师德建设,协助举行了陈达院士塑像揭幕仪式,号召广大师生以陈达院士为楷模,传承老一辈材料人求真务实、潜心育人的良好师风。推动“三全”育人,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抓实基础工作,夯实战斗堡垒,五年新发展党员256名,先后获批工信部党建研究课题1项,荣获“江苏省最佳党内主题教育活动”2项,“井冈山”红色实践团队获团中央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优秀实践团队和优秀课题成果奖等荣誉。



以“材料+”学科交叉融合体系为龙头,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学院加强战略谋划,立足“前沿科学探索创新”、“国家航空航天重大需求”两个主战场,逐步明确了“材料—工艺—服役”这个材料学科发展的“主线”和“灵魂”,确立了构建“材料+”学科交叉融合体系这一发展模式。学院抓住机遇,集中优势,汇聚资源,新增工信部面向苛刻环境的材料制备与防护技术重点实验室、工信部空间核技术应用与辐射防护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效电化学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工程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平台;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江苏省优势学科、核技术及应用国防特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列入校一流学科群建设,同时为学校航空宇航学科群、物理学科等多学科发展提供支撑;2020年在全球ESI学科排名中,材料科学为1.55‰、化学学科5.3‰,为学院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发展基础。


13-1


以“大师+团队”高水平人才引进机制为统领,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院学科发展需要,积极搜寻国内外引智对象,瞄准院士级别的高端人才,主动接洽、移植引进,学院率先引进了澳门十大正规网站“第一个专职科研人员”、“第一个全职外籍教师”、“第一个全职外籍特聘教授”,形成了大师引领、团队集聚、快速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格局。通过广纳贤才,学院人才辈出局面初步形成。学院多次赴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拉夫堡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进行师资引进、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洽谈工作,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加盟学院,人才效应逐步显现。


1624789558(1)
       

  以面向“三航”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受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获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工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1项、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部级教材2部、省级教改项目2项、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10项。2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承办了教育部高等学校专题研讨会,举办了各类学术论坛,专业水平持续提升。在江苏省内设立了45个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全校最多,其中4个获得“江苏省优秀工作站”。学院先后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优博论文”4项,“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2项、团队奖1项。成功斩获第三届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国际复合材料世界杯赛“Brain Ring”环节金牌、第五、六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上纬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复合材料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等奖、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等重量级奖项、世界核大学“核科学•奥林匹克”大赛总决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3-1


以取得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突破为目标,不断推动科学研究创新。学院坚持“抓大放小,以点带面”、“超前谋划,交叉融合”、“强化基础,注重应用”,进一步促进国内外、校内外、院内外交叉融合,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5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973项目2项、173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5项、各类军工国防项目53项、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科研到款累计3.1亿元,仅2019年学院科研到款预计近8860万,与2015年相比翻一翻;发表SCI论文数量累计1353篇,高被引论文254篇,占到全校高被引论文的一半;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65项;两位教师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其中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学院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地区经济建设主战场,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路子,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了十多个江苏省工程中心,共获批江苏省成果转化项目23项,位列全校首位。以平台共建和项目合作为抓手,与安徽芜湖、浙江金华、江苏南京、扬州、泰州、宿迁、连云港等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推动技术转移,促进成果转化,为促进国家、地区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5-6

4-1

1624794189(1)


以创建多元化国际合作平台为依托,不断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五年间,学院与10余所知名高校/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建立以色列—“极端环境隔音隔热材料”、韩国—“航空航天领域板材成形技术”、意大利— “先进粒子放射治疗”等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5个;NSFC-DFG中德合作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合作重点专项等国际合作研究项目6项;主办承办“材料+”2018 - 面向苛刻环境的材料国际论坛等各类国际会议20余次。2015年以来,学院19名教师、32名研究生受国家及江苏省留学基金资助赴海外高水平大学及机构开展研修,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32人,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学术视野。


17-1


站在“十四五”开局新的历史起点,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三航”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推进“一体两翼”的学科布局,凝练学科特色,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引培一流师资团队,打造一流科研供给,塑造一流学院文化,为将我院建成航空航天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助力学校顺利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不懈奋斗。